1)第731章 战略演变_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1章战略演变

  天子在西北边关的巡视,依旧在持续,整个西北边关,在天子抵达之后,一切亦皆是从未有过之井井有条。

  天子在辽省掀起的风波,若说长久之效,那自然是未知,但短时间内的震慑,自然还是存在。

  西北安定运转,天子照常巡视,而在草原之上,一场惊天的风暴,随着林丹汗的那一夜屠戮,在这昭武十年末,已然极速蔓延开来!

  大恒在总参的情报体系,俨然也被这一场一骤起之风暴,给彻底震荡。

  游骑飞奔,细作四出,欲以最快之速度,将消息传回大恒的同时,亦是要打听清楚事情的详细。

  这一切,对当年的大恒而言,自然是一无所知,在这昭武十年的年末之际,天子在西北边关巡视十数天,亲眼目睹西北边关之详情以后。

  天子之驾,便再次启程,而此行的目的地,也是在那有着塞外江南之称的河套!

  自平定河套,将河套纳入大恒统治体系后,大恒便在河套建制为省,同时取陕西黄土高原部分地域立下河套六府之地。

  得益于大恒在平定河套之前的长久经营,河套建省,比之当年的辽省之形势,显然要好得多。

  在建制初期,大恒在北疆多年经营之下,河套六府之地,人口便已高达百万之多。

  当然,这也得益于河套比邻陕西这个灾情重地。

  事实上,早在朝廷决议迁徙之前,得益于北疆边军长期持续的对草原打击,使得边疆安宁,陕西民间自发迁徙塞外河套地区的百姓,就不在少数。

  大恒出兵河套,正式建制为省,建立起完善的政治军事体系之后,陕西民间,自发性的迁徙,更是规模庞大。

  相比被朝廷千里迢迢迁徙至辽省,陕西的百姓,显然还是更中意于气候环境更符合家乡的河套平原。

  故而,早在昭武八年初,在这般规模庞大的民间自发迁徙行为之下,朝廷便停止了官方组织的对河套迁徙之策,只保留了对民间迁徙河套的扶持政策。

  尽管如此,河套六府的人口增长,尤其是比邻陕西地带的银川府,更是人口暴增的重心所在。

  据银川府的户籍黄册汇总显示,时至昭武十年末,河套银川府人口已然跃迁至四十八万之多,俨然占据了河套一省总人口近一半之多。

  如此之下,河套省的人口分布,显然极度不均匀,由里至外,完全就是呈阶梯形式的分布。

  越靠近本土中原之地,人口越多,距离本土中原越远,人口便是越少。

  且。当前的河套省,与已经举国之力开发多年的辽省,亦是有着极其相同一点。

  大恒划分疆域的辽省,则是完完全全囊括的前明时期的奴儿干司,辖区东至海,东北包有库页岛,西至斡难河,南接图们江,北抵外兴安岭。

  疆域之浩瀚,几乎抵得上中原半壁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