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四零节 五轴之外的专用机床_大时代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说说。”

  “先说最容易的一种,三轴全自动铣床,专门用于生产汽车涡轮叶片,已经达到设计要求,并且完成所需要的生产精度。此项设备,已经交由京兆机床上,明年二月,预计可以开始量产。”

  马大强说完这个,又递了一份资料。

  “同州一机,他们测试过机器,调度认可。”

  同州一机的主业务是什么?

  五对轮就是他们曾经的主打产品。

  马大强递的这份资料,只有一份,所有人传阅之后,立即有专职的人收进袋子里,封口,装在一个特制的箱子内。

  会议记录中,这一页记录也同样收在那个箱子里。

  马大强接着讲:“这个机器的升级版,是在封遇春等几位教授的要求下,尝试的。很困难,但眼下勉强算是能用了,用于生产涡扇叶片,测试报告没出来,正在栎阳飞造由熊天火工程师主持生产测试,测试周期需要四个月。”

  三工部的副长点了点头:“知道了。”

  没错,就是简单这一句知道了。

  没必要再聊下去了。

  接下来,详细的报告也不能随便拿出来给人看的。

  马大强又拿出一个单份的报告。

  三工部的副长笑着说道:“这个,我先看,我就喜欢看这单份的。”

  结果,他一看,转手交给其他人了。

  看这反应,就知道和三工部没关系了。

  似乎是估计的。

  宁可隔人传递,也没有按顺序傳,最後一个才交到了六工部副长手中。

  二加三加三,八轴三加三联动,配合微调整二轴工作台。

  马大强说道:“我们厂长的原话,这台机器加工的直径一米七以内的犁头,肯定比托西巴的五轴强,因为这机器是专门加工犁頭的,别的活干不了。”

  “根据研究计划,三年内突破五米,精度翻倍,五年内达到直径八米精度达到世界超一流。而达到八米的时候,依照我们厂长的理论推算与理论设想,应该是七轴六联动。”

  六工部的副长伸出一根手指,他真是有点激动了。

  这些东西,确实配得上重器。

  “一台,那怕是纯手工打造出来一台,一台就够了。”

  没错,这样的机器,有一台就顶大用处了。

  这事结束,资料被封存。

  然后马大强又介绍几种实用性的小机器,并非属于科研发明,只是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机床。

  比如,一种只能加工细长形零件的车床。

  在配有中心架切削的时候,可以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

  这算是一种在原有技术之上的创新。

  马大强介绍之外说道:“厂长前段时间组织开会,大家讨论之后,我们既然暂时造不出世界超一流的万能形机床,奔着单项求精的方向,造出实用性特别高的机床来也是有价值的。”

  “恩,说的很好。”

  一个下午的时间,介绍完机床上的事情之后,马大强收起自己汇报用的本本。

  “给各位领导说个闲话,我们九厂的鸡泛滥成灾了。”

  “鸡!!?”

  “啊,吃鸡。”

  “什么情况……

  每个人的反应都完全一样,機器的机,或许能和九厂联系在一起。可鸡肉的鸡,和九厂有什么关系呢。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