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八章 地价上涨_大明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大明舰队

  再说农民,虽然得到了农田,但是在人多地少的上海滩附近,一户农民能分到的土地不过五亩地。种植五亩农田,就算再勤劳的,一年收入十五两银子,十五税一,一家人一年收入十四两白银,扣除了农业成本,收入大约十两银子。这样的生活比起以前清廷统治之下确实是好过多了,但是比不过当兵啊。

  南洋公司大量招募人手去南洋,还有招募人员漂洋过海去美洲,或者去极北之地的库页岛和庙街等地,所以在琼州军管辖地区,最宝贵的就是人,明军的军饷也比较高,需要招募大批人手。

  除了可以去参加明军之外,南洋公司护卫队,还有一些士绅要下南洋做生意,也需要招募护卫人员,去参加护卫队,薪水也比种地划算。

  随着上海滩出现了大量工厂,当地老百姓又发现一条赚钱的好路子:去工厂上班!

  一名普通的工人,每个月可以拿到一两半银子的月工资。若是技术熟练了,成为一名技术工人之后,月工资可以涨到五两银子。而一些技术特别高的高级技术工人,甚至可以拿到三十两银子的月薪!

  去工厂上班,可是比种地划算多了!

  即便是去招工的时候因为种种条件不符合被淘汰下来,农民们还有别的路子:可以参加铁道兵,或者参加建设工程队。铁道兵就不用说了,吃的皇粮,拿的军饷,衣食无忧。参加各种建设工程队,工资也不低,和去工厂上班差不多。

  于是农民纷纷把地卖了,不是报名参军,就是去工厂上班,要不然就是参加铁道兵,或者加入各种各样的建筑工程队。

  自己有田地的农民,都把土地卖给了上海知府姚廷遴,去从事别的行业,那些依靠租种土地的佃户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佃户都放弃了耕种,也都摇身一变,变成了士兵,铁道兵,产业工人和建筑工人。

  种田的人少了,地租变得更加低廉,上海滩附近的小地主都快要活不下去了,也都纷纷把农田卖给上海府。

  由于战乱和其他各种原因,农田价格跌到一亩地五两。而姚廷遴为了鼓励农民和小地主卖地,把价格提升到了一亩地八两银子的价格。

  反正王新宇为了建设上海,给上海府拨发了不少建设款,姚廷遴能够支配的银子有的是。他大量的购入农田,一部分规划为住宅区的农田被他盖上了房子,又卖给来上海投资建设的商人,还有不少工人因为赚到了钱,也需要在上海买房子。

  姚廷遴花费八十两银子可以购入十亩农田,在十亩农田上,他修建一种五层楼高的标准住宅楼。十亩地,可以修建十栋五层住宅楼,每栋住宅楼的造价为三百五十两两白银,十栋住宅楼一共三千五百两白银,加上购地费用,再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