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能源_但为君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58、能源

  时学谦是上午的最后一位报告者,当她慢慢走上报告台的时候,现场明显表现出了不同于前几位的“骚动”,可见在场诸人都对这位年轻的科学家抱有极大的兴趣。

  毕竟,相对于其他十九位主场报告者来说,时学谦实在太过年轻了。能够在这样规格的国际会议中担任主场报告的,一定都是在能源或信息方面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平均年龄都不低于五十五岁,这可是比时学谦两倍换要大的年龄。

  那么,时学谦这个看起来初出茅庐的女科学家,到底何德何能参加这样的主场会议,又何德何能竟被排在第五位出场呢?

  这换要从她的工作成果说起。

  时学谦在本科阶段师从文震铎教授,在他的指导下从事了一些有关原子物理的初级工作,后来再到弗伦克尔教授的实验室的时候,大方向已经定好了,弗伦克尔让她再考虑一个具体的小方向。

  于是为了和弗伦克尔高温极惯性约束的主要课题方向相契合,她便继续选择研究起了高温稠密等离子体介质,算是一个衔接。

  其实从功利的事业发展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在当时,对于高温稠密等离子体的问题,已经早在五十年前就有了完备的理论体系,且目前为止也已经有了不少的实验来支撑验证该理论。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已经成熟化的领域,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再深挖下去的必要。

  学界常有一句俗语:“好的课题已经被做完了,就像好的姑娘早已嫁人了。”在这样一个没有前景可言、冷门的不能再冷门的领域做研究,难度可想而知,很大程度上,会血本无归的。

  但是时学谦却嗅到了一丝不同。她在研究了大量的文献只后发现,现有的所有支撑性实验都是在离散型的验证理论。也就是说,人们每测一个点,发现和理论吻合,就发一篇文章,说理论是对的:另一个人重新找了个温度再测另一个点,发现也和理论吻合,就跟着发一篇文章,高兴的说理论果然是对的,如此一直循环下去,测出的数据点不下百万,发表的文章也都不下万计,五十年来,人们就这样愉快的做着“相互

  验证”的工作。甚至每多出一篇验证性的文章,学者们对理论便深信一分。

  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理论,看起来像是一个完整闭合的圆,没有漏洞,无可争议,皆大欢喜。

  可是时学谦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是离散型的去做实验(在她看来这像是在盲人摸象),就没有连续而宏观的确凿实验作为有力依据吗?进一步说,那个所谓已经成熟的理论,真的已经被全然验证了吗?更进一步说,现有理论真的就是对的吗?!

  对于她这个略有点钻牛角尖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