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四章 分道扬镳_红星照我去战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痛对方后,他派人跟军阀谈判,要军阀给地盘、给钱粮。

  被打痛之后,北方的军阀们明白了红军的实力,割地赔款虽然肉痛,但毕竟没伤根本,于是,张学良、阎锡山、杨虎城都纷纷答应给红军让地盘、送钱粮。

  常凯申的中央军很快追来了,虽然他们与红军咫尺之遥,但却打不到红军。由于担心常凯申玩“假途灭虢”的把戏,军阀们全都拒绝中央军过境,这样,中央红军在军阀的几十万大军包围中过上了悠哉游哉的好日子。

  反观南下后的四方面军,张帼滔信心十足地喊出了“赤化全川”的口号,红军近十万大军进抵百丈关,在那里与川军的三十万大军展开了决战。

  川省军阀们平时勾心斗角,但是,意识到红四方面军的目的是要夺取全川后,担心老窝不保的军阀们团结起来了。

  在战斗中,他们第一次倾尽全力地战斗,与红四方面军在百丈关展开决战并大败红四方面军,迫使红四方面军退出川省。

  百丈关战役,红四方面军的失败是注定了的,即使红四方面军能够击败川军的三十万大军,薛岳的中央军也会立即投入战斗,红四方面军绝对没有能力同时击败川军和中央军。

  在张城看来,深层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统帅“北上”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北方敌人的力量强大,无论是张学良还是阎锡山,他们都有实力拒绝中央军的北进。

  而川省的军阀地处南方,中央军的势力远远大于川省军阀的实力,刘湘们根本没能力阻***军的进入。

  后来,常凯申不停地劝说阎锡山、杨虎城、张学良,让他们允许中央军过境打红军。然并卵,军阀们宁愿让红军抢走他们的地盘,也不愿中央军进入北方。

  更可笑的是,在无可奈何之下,常凯申想来硬的,强行命令张学良、杨虎城让出地盘,让中央军进去打红军,结果却给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造成了扭转中国历史大局的“西安事变”。

  知道历史“北上”“南下”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即使张城身为穿越者,也不得不给统帅点三十二个赞,伟人就是伟人,其目光之深远,格局之宽大,是凡夫俗子们远远无法想像的。

  想到这里,张城更坚定了跟随和拥护统帅的决心,随后他便拿着中央的电文召开了少纵的全体干部扩大会议,向全军干部宣讲中央北上陕北的命令,要求全军干部统一思想,坚决拥护并贯彻执行中央的北上方针。

  会上,张城还要求全军尽快做好北上的各项准备。如作战物资的贮备,以及粮草的筹集等等具体问题,要求各负责单位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其中最令张城头痛的是重伤员的安置问题,虽然少纵连续几次大战都获得完胜,但无可避免的还是出现了大量的伤员。

  这些伤员中,只是轻伤的还算好办,只要能走就行了,但是那些必须由担架抬着的重伤员就不好办了。会上好些同志建议仿石城及乐山旧例,将重伤病员就地安置在百姓家中,但张城仔细思量之后还是否决了这个提议。

  因为这里和石城、乐山不同,这里的百姓基本上都是少民,红军在这里没有群众基础,生活环境也极为恶劣,再加之那些反动土司的凶残,张城如果将重伤员留在这里就地安置无异于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这一点是张城万万不能接受的。

  而且这些伤员恢复健康之后很容易成为部队的中坚力量,所以张城最后决心将他们全都带上,对他们承诺不抛弃不放弃,把他们全都带上陕北。

  消息传开之后,重伤员们无不欢呼起来,甚至还有人流下了喜悦的眼泪。全军军心也大为振奋,对张城的领导更加拥护了。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