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章 一个恐怖的中国_天下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伴随着中英合作的快速扩展,特别是双方在经济、军事合作上的进一步加速后,《中英贸易和互惠通商条约》的意义和价值就变得更为紧迫,双方都想尽快签订,问题是这一条约的前提是中方扩展出足够多的特区工界,允许英方资本进入投资。

  对外投资是英国主要的经济增长指数,英国对此也是非常重视的。

  1898年9月,胡楚元正式签署新的总理署令,在上海、天津、福州、宁波、杭州、泉州、青岛、大连、广州、台北、武汉、锦州设立十二个特区工界,允许英国资本介入投资,并允许在这些特区设立商业银行。

  10月,清政斧和美、德、法三大传统贸易国签订类似的贸易条约。

  11月至12月,清政斧和沙俄、意大利、奥匈、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陆续签署通商条约,规定双方互有投资权限和部分金融开放市场。

  由于中英协约关系是第一权限的,大多数通商条约中,英镑都被规定为除两国货币外的第三选项,进一步维持了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同时,清政斧开始更大规模的储备英镑。

  做为一个主要的退让,清政斧允许各国流动资本进入股市、上海贵金属交易市场,但也有其他各项条款的限制,防止资金的炒作和大幅度的撤退。

  受这一系列条款的刺激,国际市场对白银的需求和投机陡然增加,白银价位继续疯涨,很快逼近克兑1克黄金的历史新高。

  为了平稳国内物价,抑制通货膨胀,防止国内工业受到打击,胡楚元立刻通过大清银行、中信银行、南洋银行、北洋银行抛售白银储备,购入黄金和英镑,抑制银价上涨,守住15:1的大关。

  国际资本的不可控姓是很明显的,在短短几个月内,大清银行和四大国内银行的黄金储备量就增长到了3150吨,另外持有超过约值亿英镑的外汇,主要为英镑和美元,白银则大量抛售。

  与此同时,胡楚元也很艰难的守住15:1的大关,使得国内经济的通货膨胀系数维持在较为合适的地步。

  适当的通货膨胀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在对内投资规模较大的时期。

  在这股大潮中,胡楚元进一步加大了对内投资的力度,同时,他也缩减对外国的私人投资,将资本进一步的抽回亚洲。

  截至1899年1月,胡楚元在外国的总资本总额缩减至亿英镑,在国内的资本总额则增至亿英镑。

  他名下的企业大多数都没有直接上市,而是纯粹依靠康采恩的模式运作,从投资银行获取启动资本,从商业储蓄银行获取贷款,然后进行大规模的工业投资。

  同样,他也有足够的利润支持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甚至将教育捐款增加到了每年亿清圆,增建了更多的技工学校、中专工程学校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