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2章 御驾亲征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来,李崇时升时降,最后更是被罢了兵权,回京荣养,算是被伤透了心,是以百般推辞。

  直到少帝与元怿数顾李府,大有抬也要把他抬上朝的架势。李崇被逼无奈,只得再次出山。

  但他也知,这一世将名,怕是要毁在这一任上……

  李崇稍一沉吟,幽声回道:“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何解?”

  “只短短数月,叛逆却能占定四州,自然是兵强马壮、火器无敌之故。但也不乏钜平县候(元钦)火烧三州,逼得百姓不得不反,最后愤而投贼。

  然李承志尽克四州,却不闻郡县反复,想来已平定民乱,收服流匪。如此一来,便是一州只征一万匪壮,也有四万可战之兵。且新丰县子(崔延伯)以身殉国之后,足十数万丁卒降于西海,故而莫说扩军十万,便是二十万又有何难?”

  扩军二十万?

  元怿心中一动,刚要张嘴,又被李崇轻声打断:“我亦知殿下所惑,定是疑虑为何予崔县子麾下之时,这十数万兵卒皆是不堪一击,为何到了李承志手中,就能可堪大用?纠其根源,皆在于军心、士气,更在于……民心!”

  一提民心二字,元怿便无言以对,心中更是生出深深的无力感。

  他更知道,李崇所言何意。

  想当初,他殚精竭虑,费尽心机,更是力排众议才使众王公、重臣、世家同意“献粟进官”之策。

  或是晓以大义,或是许以重利,更或是威逼要胁,总算迫使诸臣、各家献上大把的钱粮,更召集族众、部曲投军。

  首当其冲的便是关中士族、世家。献的粟最多,召集族众送入军中的也最多。只因皆知皇帝与元怿,更甚至是朝廷已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若不附从,定会大祸临头。

  现在和你好好说,尚还有爵位、食邑可封。虽说暂时还是虚的,但说不定哪日平定了叛逆,就能封为实缺。

  但若是给脸不要脸,当崔延伯陈于关中的数万大军是纸糊的不成?

  更何况还有执关中世家牛耳数十载的弘家杨氏为元怿内奸,不但率先响应,更是大力鼓动、威胁关中各门阀。

  所以说关中诸家虽献的粮最多,召的兵也最多,但十家中有九家都是被逼无奈。

  试问,这样的兵卒能有几分士气,战力?

  所以说崔延伯兵败殉国绝非偶然,而是必然。而到头来,关中诸家也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怨气更甚。

  而好死不死的,元钦溃退之时又一把火将泾、岐、豳三州的夏粮烧了个七七八八。如此更是如火上浇油一般,关中上到门阀,下到百姓已然将朝廷恨到了骨子里。

  说句实话,若是李承志未克关中,岐、泾、豳三州也必反。

  而正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之时,李承志为何突然罢战,之后又足足休整了一月?

  就是为了让关中世家、百姓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