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知音(历史文就是历史人物的人生经验)_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监有些下不了台:“这……但小臣看得出来,那小子真的不是一般人呢。”

  嬴渠梁还好明智,为了强国什么都能接受:“你先回去吧,问问他,究竟是什么方法。”

  “是。”

  景监回到府中,看到梁元还在等候。

  “大人,见到国君了么?”

  梁元看到景监回来问道。

  “嗯,不过,你能告诉我,你的强国之法是什么吗?”

  “我猜,是国君让你问的吧?他并不相信我能有强国之法。”

  “所以,你要先告诉我。”

  梁元看着景监,沉默了一会,笑着说道:

  “明日,你再去求见国君,你这样说……”

  “这样说,国君就能见你?”

  景监有一点不可置信。

  “相信我。”

  梁元回给了景监一个坚定的眼神。

  一大早,景监又一次去了秦宫,面见嬴渠梁。

  而梁元也没有单纯的等待,他和梁二来到栎阳郊外。

  他急于了解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东西,农业和农民。

  虽说他很懂商鞅的那些变法措施,但对他来说,那都只是理论,一切还得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啊。

  梁元和梁二徜徉在官道上。

  官道两旁都是大片大片的庄稼地。

  夺目耀眼的太阳发出炽热的光芒,炙烤着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原。

  被烈日醺烤以致虚脱了水分的柳叶,正无力地耷拉着脑袋。

  田间的秧苗因为长久得不到雨水滋养变得焦黄,甚至枯萎。

  由于关中今年遭遇少有的大旱天气,田里随处可见绽开斑驳龟裂的地纹。

  这一切表明,田地急需水份滋养啊。

  但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战国时代,农业灌溉的技术和手段还极为有限,远没有达到今天的发展水平。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人们不得不依赖于老天爷的普降甘霖,来确保庄稼的理想收成。

  雨水的充盈与否,不仅仅关乎农作物的收成,还直接关系国家繁荣富强的经济命脉!

  在商业经济并不占据社会经济发展主流的古代,农业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朝代来说,都显得至关重要。

  在这个时代,要想农业收成倍增,雨水至关重要。

  该怎么办呢?梁元摇了摇头。

  在这个没有人工降雨的时代,老天的怜悯,就显得尤为重要。

  田间,几名农夫正在查看田地里受损的庄稼。

  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极为沉重的。

  毕竟庄稼是农民全部生活的希望。

  一名六旬老农手捋焦黄的庄稼叶子,痛心不已,老泪纵横。

  老农颓然跪于地上,仰面朝天,哀号道:

  “老天爷哪,您就开开恩吧,下点雨吧!我们求您了……老天爷……”

  说罢连连叩头不止。

  其余的几名农夫也纷纷跪下,七嘴八舌哀告:

  “老天爷……开开恩吧,下点雨吧!”

  说罢,都是磕头如捣蒜。

  田埂上,一名瘦高青年农民步履艰难地挑着担水,小心翼翼地往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