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7章 摸金校尉_盛世华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景恪摇头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这是对他的一种磨砺和锻炼,今日的清贫将来会变成最宝贵的财富。”

  “欧阳率更如此安排自有他的深意,你贸然出手只会打破他的计划。”

  程怀亮虽然很不以为然,咱们几个都是蜜罐里长大的,也都成才了啊。

  不过见陈景恪反对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但从此对欧阳通更加的照顾。

  ……

  且说回甲骨文之事。

  吕才、孔颖达和欧阳询三人都是学界大佬,认识的人非常多。

  一口气邀请了三十几位书法大家、史学家和金石方面的高手。

  这些人一开始并不是很相信,什么殷商古文之前从未听说过,你们骗鬼呢?

  但出于对三人的信任还是来了。

  亲眼见到甲骨,确认上面的痕迹不是伪造之后,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有了这三十多位名宿的加入,甲骨文破解工作终于展开。

  陈景恪作为事件的发起者,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科普,并提出了自己的标准:

  “金文是在前汉之际出土,因铭刻于金铜器皿之上而得名,是研究古代最宝贵的资料。”

  “以前我们认为文字的发展是先有金文,再有篆文,再有隶书,乃至楷书、行书、草书。”

  “但这里面有个违背常理的地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金文不可能一诞生就是如此的完美。”

  “那么在它之前文字是什么样子的?”

  “以前我们没有谁研究过这个问题,以为文字一诞生就是金文那样。”

  “现在这个理论可以推翻了,或者说需要修改了,甲骨文才是文字的起源。”

  “至少到现在为止,甲骨文是我们接触到的最早的文字。”

  “以后如果发现更古老的文字,这个理论还要更新……说回甲骨文。”

  “文字注重形、音、意,甲骨文应该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研究的方向就是这三方面。”

  “首先确定它字形,甲骨在土里埋藏了几千年,必然会遭到破坏,我们要想办法排除万难确定字形。”

  “然后是字意……华夏文字发展是有顺序的,从甲骨文演变成金文,演变成篆文,到隶书,楷书。”

  “我要要找到那个字的演变过程,最终确定它的意思。”

  “最后就是字音,这个才是最难的,几千年的发展文字都有过几次大的改变。”

  “口音的变化更大,谁也不知道几千年前的古人的口音是什么样子,只能慢慢揣摩找规律……”

  “单个的文字是最难以破译的,最好能找到它的原篇,在整篇文章里才是最好破译的……”

  陈景恪把前世看过的,破解甲骨文的一些方法和要求告诉了众人。

  在取得一致意见之后,研究工作展开。

  本来这些人都做好了从零开始攻坚的准备,但真正开始工作才知道,陈景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