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七章 膛线枪_我乃郑氏四代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承天府神机镇的营地校场内。

  郑克臧正带着工部和兵部的众多官员们一起检阅军械司最新研制出的新型膛线步枪。

  膛线枪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来复枪,说新也不算新,至少在欧洲这种步枪早已存在。

  一般认为是由维也纳的铁匠卡斯博·克勒于1498年首先在枪管内加工出了膛线,但那时的膛线还是直线并非是螺旋形。

  一直到16世纪,螺旋膛线逐渐发展成熟,这一时期的来复枪由于枪管内有螺旋膛线,弹丸通过膛线时不断旋转,进而得以增加射击的精度和射程。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16世纪法国制造的米宁前装式来复枪,重约千克,螺旋形膛线有四条,最大的射程可以达到900多米,堪称那个时代的恐怖杀器。

  但这种枪并未列装进军队,最初主要是贵族和猎人们打猎所用。

  直到17世纪初期,丹麦军队最先装备了这种武器,欧洲各国军队也开始有了少量列装。

  没有大规模装备的原因也很简单,看看校场内这些正在进行实枪操作的东宁士兵们就很清楚了。

  一排魁梧的神机镇士兵们将圆形的铅弹丸摆在军械司新建造出来的来复枪管上。

  之所以用“摆”这个字是因为与滑膛枪管严丝合缝的铅弹没法自己滑进凹凸变形的来复枪管。

  只能由士兵们使劲地用拇指按压弹丸,在按压的瞬间士兵们手背上的青筋条条暴起。

  随即士兵们将腰上别着的木棒和木槌取下,木棒配合着木槌一点一点地将弹丸打入到枪管之中,最后再拿出通条费力地疏通。

  这整个推弹流程让郑克臧脑海中不可避免地想起后世发生在厕所里的一项家务。

  枪林弹雨之中,紧张激烈的战场上,吭哧吭哧一点点地搋马桶,那场面实在是不忍直视。

  不美观还则罢了,关键是这装填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比滑膛枪慢了三倍不止。

  这也是其并未在各国军队大规模列装的主要原因。

  “砰!”,装填完毕的来复枪一轮齐射,前方数百米外摆着的一排靶子应声而倒。

  郑克臧扭身看了看身边官员们一脸纠结的脸色,轻轻叹了口气。

  线膛枪秒杀滑膛枪的精度和射程实在让人眼馋,但这复杂的操作确实劝退。

  不怪这些官员如此纠结,郑克臧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谢安生见郑克臧叹气,心中了然,悄悄凑了上来轻声道:

  “殿下勿忧,军械司正在研究如何提高装弹速率。”

  郑克臧哦了一声,饶有兴趣地问道:“现下有什么成果吗?”

  “目前暂时想到了两种方法,一是将铅弹造小些,外面用皮子包裹,皮子比铅要软的多,这样可以略微加快装弹的速度。”

  郑克臧闻言点了点头,语气淡淡地问道:“只是这样一来,恐怕仍免不了以槌击打弹丸的过程吧。”

  谢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