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抵京_我乃郑氏四代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机,着协谋合虑,通力合作,酌行剿抚,切勿再擅起抵牾,错失良机。”

  旨意加盖印章第一时间发往福建。

  就在携带康熙申饬旨意的官员匆忙离开京城去宣旨时,琉球使臣团也乘船到达了通州。

  以蔡禀与朗卿颜二人为首的琉球使臣团这一路途经福建、浙江、江苏(含安徽)、山东、直隶等多个行政区。

  由各省的督抚衙门分别负责使臣团一行在本省内的伴送和奏报,确保万无一失。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在这里下船后,使臣团在直隶官员和兵丁的护送下,终于在四月底抵达了伪清的心脏北京城。

  几个在礼部行走的新进士和负责的笔帖式、主事等官员与直隶的官员进行了交接,一路引着使臣团众人前往会同馆休息。

  “在下蔡禀,忝为此次琉球正使,不知大人如何称呼?”,在去会同馆的路上,蔡禀自来熟地跟领头的礼部主事攀谈起来。

  不似福建的接待使张世宗数年都是由他负责接待琉球使臣,京城礼部的主事级官员很多,迁转又快,每次蔡禀来都是生面孔,这次也不例外。

  为首负责接待的主事赶忙回了一礼,“当不得蔡贵使称大人,在下颜光敏暂任清吏司主事一职,贵使团在京一切事宜由在下负责。”

  “那便麻烦颜主事了,不知现下京内已来了几国使臣了?”,蔡禀好奇地发问道。

  提到这个颜光敏眉头微皱道:“已来了十几国了,贵国使团这次来的着实有些晚了。”

  蔡禀心说这不是被东宁截住了嘛,能早来就有鬼了。

  借着去年底彻底平定了三藩的威势,康熙皇帝特下旨意允许各国使臣于今年万寿节(皇帝生日)来京朝贡。

  蔡禀当初被东宁俘虏,向郑克臧求情说清朝设了期限便是指这万寿节,如今离着万寿节没几天了,来的确实晚。

  当初在福州等待时,蔡禀还一直担心康熙会不会嫌他们来得太晚,不允许其到北京觐见了,好在结果还不错,总算在大节前赶到了北京。

  到了会同馆后,颜光敏按照流程,照着福建总督衙门的公文查点了人数,确认无误后安排众人入住会同馆西侧的院落内。

  此处院落左边紧挨着朝鲜使臣下榻之所,右边挨着暹罗使臣,后边三间院落全都安排给了规模庞大的蒙古卫拉特部使臣。

  “贵使请在此安歇,若要出会同馆还请提前告知,礼部好派人随同。”,到地方后,颜光敏拱手行礼告辞。

  蔡、朗二人连忙起身将一众礼部官员送出院落。

  临进门时,正好看见蒙古卫拉特部使臣从外间回来。

  十数个身材高壮,眼窝深陷、卷发茂胡的大汉走在一起,压迫感十足,对方明显西域样式的装束也颇惹人注目。

  负责陪同卫拉特部使臣团的几个礼部年轻官员苍白着脸,亦步亦趋地跟在这帮人身后。

  见到朗颜卿和蔡禀站在门口,为首那人扭身一把拉住随行通译的胳膊,一连串充满异域音调的瓦剌语脱口而出。

  那通译抬头看了蔡、朗二人一眼,轻声地回复了一句。

  那人闻言后面露轻蔑神色,睥睨着二人用瓦剌语大声说了句什么,引起其余蒙古汉子的大笑。

  蔡禀脸色愤怒,看着随行卫拉特部的几个礼部官员想要个解释,却没想对方苦笑一下,摆摆手示意二人快回院内,莫要惹事。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