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四十三章 宰食占城(三)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汉书·南蛮传: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

  瘴气起于春,发于夏秋,独有自南交(交州)以南以西的瘴气却不如此,四时不绝,冬春犹厉,与别处不同。

  王师范在皇城司的提醒下,早有准备,按照皇帝的密信,采取隔离之策,又点燃烟火,驱赶蚊蝇。

  随军军医施以针灸,服以汤药,悉心照料。

  王师范每日必亲自在营中巡视,安抚将士。

  虽然有致死之人,但也有治愈者。

  而且瘴疾也没在军中扩散。

  军心乃安。

  王师范下令北方籍贯将士全部留在宾童龙城中修养,只取广西、广南两道籍贯的蕃汉将士八千人进军。

  兵力上处于下风。

  而且在唐军整治瘴疾的时间里,乱军进一步扩大。

  吸收了占城内陆的城池人口,实力扩大。

  乱军慑于唐军威名,不敢进攻沿海的宾童龙,却已经能在内地依托山川丛林与吴哥军打的有来有往。

  大唐财大气粗,依托广南、广东两道的庞大人力物力,可以耗,可以等。

  因陀罗补罗、宾童龙、古笪罗三座沿重镇到手,大唐的利益已经得到保证。

  最不济大唐可以甩掉南部古笪罗,守好因陀罗补罗、宾童龙两地,以图后来。

  但吴哥国耗不起。

  其重心本就在西面素可泰(泰国)平原地区,又与西面的女王国摩擦不断。

  女王国曾抵御过最强盛时期的南诏,国人擅毒箭,中者立死。

  也是吴哥国的地缘竞争对手。

  吴哥国强势崛起百余年,民殷国富,自然成了大食法乱入的目标,他们无孔不入,烧毁佛寺,捕杀僧人,掠夺子女。

  吴哥王赫萨跋摩头痛不已。

  原本是想在占城分一杯羹,友谊归友谊,利益归利益。

  吴哥跟占城本来就是世仇,趁火打劫在情理之中。

  现在狐狸没逮到,惹了一身骚。

  在大唐火速攻占因陀罗补罗、宾童龙、古笪罗三城之后,占城国就没多少肉了。

  起初乱军四面出击,王师范以蕃汉将士八千人迎头痛击,乱军就发现唐军不好惹,掉头去欺负吴哥军,并有向吴哥内地漫延的趋势。

  而令赫萨跋摩头痛的不禁是这些,南洋赫赫有名的大海寇徐万峰,不知什么时候也盯上了吴哥国,在海面上影影绰绰,沿海居民大为震恐。

  与占城一样,吴哥国也是深受海寇之害。

  中唐时期,南面爪哇海盗不断入侵,连国王都被砍了,前王子闍耶跋摩二世于德宗贞元十八年复辟,才建立吴哥国,并逐渐强盛。

  现在摆在赫萨跋摩面前的问题不是分食占城,而是连体面退场都做不到。

  大食法本来就对富裕的吴哥国更感兴趣。

  柿子挑软的捏,这不仅是兵法、战略,更是哲学。

  赫萨跋摩眼见形势不对,连忙向王师范派出使者,商讨联合剿灭大食法之事,顺便请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